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
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。
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
搜索

欢迎访问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

【扫一扫】

关注我们的公众号

Copyright©2019 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   黔ICP备18000299号           贵公网安备 52062102001027号  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- 贵阳

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

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局

可信组件

当前位置

>
>
贵州梵净山:科技赋能科研监测 揭开“地球独生子”神秘面纱

贵州梵净山:科技赋能科研监测 揭开“地球独生子”神秘面纱

分类:
科普宣教
来源:
2023.11.22 11:35

 黔金丝猴又名灰金丝猴、白肩仰鼻猴、牛尾猴、线狨、果然兽,属于哺乳纲、灵长目、猴科、疣猴亚科,仰鼻猴属,是我国所特有的珍稀物种。在《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》中黔金丝猴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,世界自然保护联盟(IUCN)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黔金丝猴列为“EN”(濒危)动物、《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》(CITES)将其列为附录Ⅰ物种。

  黔金丝猴仅分布在中国贵州省东北部的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,是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之一,种群数量为800只左右,在3种中国特有金丝猴中其数量最少,分布区域最为狭窄,被称为“世界独生子”。

  梵净山因其独特的气候条件,庞大的山体和复杂的地形地貌,使得梵净山有着多样的生态系统和优越的生态环境,森林覆盖率达97%。这些森林中有着水青冈、玉兰、野樱等黔金丝猴喜食植物,茂密的森林为黔金丝猴在林中迁徙提供了便利的通道,同时梵净山高海拔区域夏季气温较低,适宜黔金丝猴栖息,这些原因使得梵净山成为了黔金丝猴的家园。

  近年来,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力开展动物科研监测工作。在保护区内建设了4套动物视频监控系统,在保护区周边建设了48套可见光和红外热成像监控系统,在梵净山核心区黔金丝猴活动区域设置了集科研、保护为一体的监测站,按照公里网格化监测方法,安装了420台红外相机,同时购置无人机6台,实现了天空地一体化全方位监测。

  2016年以来,持续利用红外相机监测,首次发现了黔金丝猴的夜间活动行为,也首次证明了非人灵长类动物在夜间活动这一现象。利用无人机热成像镜头首次拍摄到黔金丝猴夜间活动视频,首次监测到黔金丝猴集群采食、林间过夜等行为,收集了大量黔金丝猴集体活动的视频资料,为研究黔金丝猴积累了十分宝贵的资料。

  在黔金丝猴的野外常态化监测方面,重点以海拔1600m的岩高坪监测站为基地,利用定焦相机、望远镜等设备全年365天持续开展日常监测巡护。目前,正在新建3套视频监控系统,将进一步加大对黔金丝猴和其他珍稀野生动物全面全天候监测力度,确保栖息地安全。

  同时,还加大黔金丝猴栖息地环境监测力度。建设了1公顷固定大样地10个、河流断面监测点37个、水质监测点15个、气象监测站10个,及时监测掌握黔金丝猴栖息地环境因子动态变化。

  近年来,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,逐步形成了天网地网全覆盖的黔金丝猴科研监测体系,有效促进了黔金丝猴保护研究工作,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。

  科学运用大数据管控平台。2021年建设完成大数据管控平台,实时动态监测梵净山重点保护物种。平台整合了梵净山地理信息系统、气象站监测系统、动植物监测系统等,通过大数据平台,对梵净山的视频监控数据、动植物监测、地理信息、气象等数据进行存储、运算和分析,为梵净山黔金丝猴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。

  逐步摸清黔金丝猴本底资源。联合省林科院采用“天+空+地+人”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黔金丝猴本底资源调查,调查报告经专家评审通过,进一步掌握了黔金丝猴的野外种群数量、分布、栖息地环境、威胁因子等,为黔金丝猴拯救保护工作提供科学参考。

  不断拓展黔金丝猴生存空间。对保护区核心区原住民进行易地扶贫搬迁,拓展了黔金丝猴栖息地和减少了人为干扰。争取公益林赎买资金1407万元,赎买黔金丝猴主要活动区域人工商品林2771亩,扩展了黔金丝猴的栖息地面积。建设龙门坳、金厂、两岔河等动物廊道3个,积极推进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中7个黔金丝猴生态廊道建设,种植黔金丝猴喜食树种1155亩,正在配套建设7套生态廊道视频监控系统,有力解决了黔金丝猴生存空间破碎化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