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pyright©2019 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黔ICP备18000299号 贵公网安备 52062102001027号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- 贵阳
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
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局
梵净山的沧海桑田
分类:
科普宣教
来源:
2023.12.23 10:48
在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的贵州,有着125.8万座大大小小的山峰;这些群峰之首,当属黔东梵净山。梵净山峰峦叠嶂、飞瀑悬泻,是全球无可替代的自然瑰宝。
说起梵净山,就不得不提它大名鼎鼎的玄武岩。在8亿4千万年前,来自地下几十公里深处炽热的岩浆与冰冷的海水相互交融,岩浆外壳快速冷凝,但其内部岩浆仍在充填,形成了一个个由岩石组成的大枕头。像人类的基因一样,不同构造背景中形成的玄武岩地球化学性质不同。梵净山玄武岩具备大陆弧岩浆地球化学特点,说明其喷发背景与现今我国台湾岛相似。
在8亿3千万年前,位于海底的梵净山曾经历了一次剧烈的造山运动而抬出地表。之后地壳沉降、海水入侵,梵净山又再一次潜入海底。
梵净山金顶危峰高耸、怪石嶙峋。若仔细观察,这些山峰都是由薄似纸板的岩石一层层堆积而成。地质学家为了便于对比,将沉积岩按不同时代、不同岩性进行分类和定名。梵净山顶的这些具有水平层理的钙质板岩,名叫板溪群甲路组,沉积于约8亿年前的浅海之中。
在3000万年前,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,梵净山古老的岩石拔地而起。在隆升中心,由于甲路组特殊的岩性、节理与侵蚀作用的共同雕琢,梵净山成为令人心驰神往的名山。
纵观梵净山岩石所记录的沧海桑田,方能感受苏轼“寄蜉蝣于天地,渺沧海之一粟”的感慨。与山相伴且心怀敬畏的贵州人,一定会在新时代写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!